有來韓國旅遊,或是對韓國稍微有一點了解的人,
應該曉得,韓牛是一個高單價的食物~
韓牛分五個等級,1++ 1+ 1 2 3這五個
等級是用什麼來分???是用韓牛上的油花(韓文:마블링)
油花分佈的越均勻、漂亮,等級就越好,價格當然也越貴。
但是你們知道嗎?
充滿油花的昂貴牛肉也是有假貨的~
這兩種牛,一個是真正的韓牛,一個則是製造出來的假牛
(請容我在這篇文章裡叫這種帶有滿滿油花的瘦牛肉"假牛")
看起來可能不太清楚,
但這是真正活體韓牛照出來的超音波
左邊是等級最差的3等級,右邊則是1++等級~
可以從超音波圖中看出來,白色的部份(油花)是有差異的。
今天要在這裡跟大家說,這些工廠是如何偽造出充滿油花的假牛!
話說~這種偽造的方式是從日本傳來的
大家應該也知道,和牛是非常昂貴又好吃的高級牛肉
但是有不肖的店家,因為想要節省成本,就用這種假牛
日本知名的飯店社長就因為此事而辭職謝罪~
只要花一分鐘,就可以製作出這種假牛!!!!!!!!!! 扯不扯?
把油打進沒有油的瘦牛肉裡就好了
消費者都被當傻子耍了啊
這種製作假牛的機器一台要兩億韓幣,所以不是店家自己製作出假牛
而是有工廠專門在製作、販賣到店家
這種假牛常常被當作牛排來吃,
因為牛排要吃的就是"嫩",這種假牛吃起來會比韓牛還要軟嫩
除了一般牛排店,連許多韓國高級BUFFET餐廳裡的牛排
都是使用這種假牛!!!!!!
這種假牛的製作方式呢~
就是使用沒有什麼油脂的前腿、後腿肉來製作
可能是澳洲產或美國產的進口牛肉 (韓國進口牛比韓牛便宜多了)
那要打什麼油呢?
首先,把帶肥油的牛骨拿去煮,
煮大約三小時後,牛骨上的油都會被煮下來~
這時把不要的骨頭跟油分離~
再把棕櫚油拿去加熱融化,最後把牛油跟棕櫚油混在一起
(光用牛油成本太高,因此還要加上棕櫚油~但吃太多可能會堵塞血管,很不好)
混合好以後,把油倒到機器裡,再把肉放到機器上~
肉通過機器時,針就會注射油進到牛肉裡
等肉通過以後,就會變成充滿油脂~跟洞洞(針孔痕跡)的假牛了
被加工過的假牛,橫切面是長這樣的~
看起來是不是很像真正充滿油花的牛肉?
假牛經加工、包裝後,包裝上並不會有任何文字讓你分得出他是真還是假
這種假牛在煎的時候,油脂通通都會從孔裡跑出來
所以會感覺好像出很多水~
但這些東西都是超不健康的油類
吃起來跟韓牛不一樣,這種假牛吃起來~肉跟油會分開
不是真的你儂我儂化在一起的感覺,而是完全分成兩種口感
甚至,連羊排都會進行這種加工,讓羊吃起來更嫩
製作單位在工廠時有問工廠
"為什麼要放油進去呢"
"因為這樣比較好吃"
"吃起來有什麼不一樣嗎?"
"吃起來會更嫩啊"
同樣是194克的1++韓牛與假牛~
煎過以後跑出來的油,韓牛是2.5毫升左右
假牛則是跑出來17毫升左右的油 (而且還是不健康的油佔大大大多數)
這種肉吃多了很不健康,
但是不肖業者為了節省成本,會進這種肉來賣給消費者
在煎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差別~
右邊的是假牛,真的會吃很多水(油?!)
我查到在節目中所提到的幾間不肖餐廳
分別是:
더 부페 http://www.the-buffet.com/
首爾皇宮酒店 https://www.imperialpalace.co.kr
도쿄 스테이크
드마리스 씨푸드 뷔페
這種肉切開中間都會有洞,就是經過加工的痕跡~
我想除了被報導出來的以外,一定還有非常多使用這種不健康假牛的餐廳
我沒有能力教大家如何分遍假牛
很多消費者不是很了解這些東西,吃到滿滿油脂的牛還會覺得嫩又好吃~
但比較懂的人,就知道一吃就不一樣~
吃起來很容易感到膩、肉跟油完全就是不自然的結合...等等
沒辦法教大家分辨,只能告訴大家上星期韓國有這個消息
讓大家在吃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即將入口的牛排
如果有很多洞洞的話,勸大家還是放下吧!!!
放下假牛,立地成佛啊!!!!!!!!!!!
我的粉絲團: 太咪瘋韓國 >>記得來按讚喔